本報訊(全媒體記者 周 益)4月17日上午,區委書記潘崇敏帶隊赴桐嶼街道、峰江街道,實地督導“多田套合”及耕地功能恢復工作。他強調,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“三農”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耕地保護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嚴格落實省、市相關部署要求,因地制宜、堅決有力推進“多田套合”和耕地功能恢復工作,持續提升耕地布局和質量,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。區委常委連永明參加督導。
“多田套合”是浙江結合自身耕地保護實際獨創的一套解法,旨在系統推進“耕地—永久基本農田/高標準農田—糧食生產功能區”空間布局層層套合,進一步夯實糧食安全底線,也為農業產業項目落地騰出空間。
飛龍湖永農區塊位于飛龍湖生態區東邊,面積共530畝,是我區永農內未建高標田面積較大區塊,目前為平整狀態。在督導中,潘崇敏詳細了解區塊現狀、高標田建設計劃。他強調,“多田套合”是浙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“要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”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。要立足實際,結合飛龍湖區塊開發規劃,以“多田套合”為抓手,充分論證、盡快明確高標準農田建設方案,強化多部門聯動,努力將該區塊打造成景觀式高標準農田,加快構建農業空間治理現代化路橋樣板。
為了守住“責任田”、端牢“糧食碗”,路橋高度重視、統籌謀劃,預計今年新增耕地任務2800畝,其中往年已立項今年實施的共1650畝,今年計劃新立項1150畝。位于桐嶼街道上山童村的耕地功能恢復點面積共118畝,現狀為種植經濟作物。該地塊實施完成后劃入永農儲備區可直接新增多田套合面積70畝,完成高標準農田儲備區認定后可新增多田套合面積48畝;峰江街道鐘洋村耕地功能恢復點面積共30畝,現狀為種植苗木。該地塊實施完成后劃入永農儲備區可直接新增多田套合面積30畝。
潘崇敏通過查看圖紙、聽取匯報、實地踏勘等方式,詳細了解整改方案、耕地恢復進展,明確具體耕地恢復時限及要求,并現場協調解決恢復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。他強調,糧食安全是“國之大者”,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。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,深刻認識耕地保護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,以最堅決的態度、最嚴格的標準、最有力的舉措,持續推進“多田套合”和耕地功能恢復工作,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。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,立足小稠村農業產業發展需求,把握好時間節點,制定詳細、科學的恢復方案,進一步加強耕地空間統籌和盤整,有力有序推進耕地功能恢復工作,努力爭取實現多目標平衡;充分整合峰江苗木基地多的優勢,加快恢復區塊農作物種植,形成苗圃花園景觀帶,培育鄉村休閑旅游業態,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。要加強政策宣傳引導,扎實開展耕地保護有關政策宣傳,積極主動、耐心細致做好群眾工作,形成上下聯動、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,切實提升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保障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