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臺傳媒記者 葛星星
金清鎮高升村,河網交錯,村域相連,擁有海洋圍墾文化的濃厚底蘊。兩年前,羅平來到這里,成了一名青創客,負責鄉村項目運營管理。“高升村給我的感覺很不一樣,這里歡迎年輕人的加入。”羅平說,當下的金清,有許多像他一樣對鄉村有著別樣情懷的青年人來到這里,相繼培育了現代農業、文創設計、鄉村旅游等業態。
近年來,金清鎮探索實施共富“禾”伙人計劃,建立青創客“引育留用”全鏈條培育機制,推動青年入鄉,激發鄉村發展活力。目前,共引進10個青創團隊,落地現代農業項目6個,帶動投資超4.5億元。
文旅深度融合
過年前,一場年豬宴在高升村熱鬧上演。雖是“老傳統”,卻能品出“新年味”。活動策劃團隊均是90后青創客,他們發揮各自優勢,結合當地特色農產品、文旅板塊,比如金清白豬、高升糕、洛菊花飲、香腸、柴幾文創等產品,設計了吃喝玩樂一系列活動。
“我們繼續深挖高升的農文旅資源,借助‘文化+旅游’‘文化+農業’‘文化+研學’等新業態,激活經濟增長新引擎,更讓群眾在精神富有中感受到‘詩與遠方’。”金清鎮宣傳委員李羿男說。
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逐夢鄉野?金清堅持黨建引領,構建“項目+”“技術+”“運營+”等鄉村引才體系,發布共富“禾”伙人招募令,招募青年人才入鄉創辦領辦現代化規模種養業、農產品加工業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、研學露營等新業態,目前已引進10個青創團隊。
呵呵喜劇,一支本土喜劇團隊。在高升村,他們開啟了即興喜劇首秀,致力打造臺州最接地氣的戲劇作品。“在金清鎮的支持下,我們獲得了在村里演出的機會。一般來說,即興喜劇在40人到50人的小劇場里表演效果最好,但當天來了200多人,大家熱情高漲,這堅定了我們推出即興喜劇演出的信心。”呵呵喜劇負責人雨辰介紹。
產業蓬勃發展
1994年出生的梁君是一名“瓜三代”,從父親手中拿過“接力棒”后,他牽頭成立了農業服務有限公司,引進無人機、收割機、插秧機等數字化農機設備,幫助農戶減少人力成本30%以上。
依托梁君這一公司,金清鎮建立了智慧農技共富工坊,鏈接農水、科技、商務等部門資源開設“陽光稻農”“鮮綠菜農”“鮮甜果農”等培訓班,以技術提升帶動農業增效。
85后創客徐玲麗夫婦也積極響應共富“禾”伙人計劃,返鄉承包了500余畝土地輪作種植西藍花、水稻等,帶動周邊120余名村民增收。同時引進無人機、收割機等數字化農機設備助力全程機械化操作,早稻單產最高達585公斤每畝。
以新思維賦能鄉村發展,“新農人”正逐漸融入農村。為了把這一群體“扶上馬,送一程”,金清鎮打出一套扶持組合拳。
該鎮黨員干部組建“助農百曉隊”,提供創業孵化、技術交流、政策處理等服務。在黃瑯智慧農業科技園項目中,針對土地規劃和種子短缺問題,“助農百曉隊”協助修改500畝土地的農事計劃,并對接農科院、種業公司,調動近200畝的優質良種。
金清鎮農辦退休干部、資深干部成立導師顧問團,“以老帶新”結對指導。建立“一對一”幫扶機制,選派機關干部、農村工作指導員等作為服務專員,以“點單+派單”式服務協調解決各類難題上百個。
鄉村大有可為
金清半工半農、有山有海、有田有鮮。去年,臺州科技職業學院電商直播創業團隊來到這里,開啟鄉村助農直播。該團隊為黃瑯西瓜、金清紅茄、小網海鮮開設“共富直播”,幫助本地土特產品拓寬銷售渠道。
(下轉2版) (上接1版)
青年入鄉是一種力量,如何讓留在鄉村的他們更安心?金清鎮探索現代工作方式與鄉野自然融合的創業辦公新模式,共富“禾”伙人聯合黨委立足海峰村、高升村優質自然風光,為近20名青年農創客提供簡單、自由、免費的辦公工位。
該鎮攜手路橋農商銀行推出青年引育“助跑計劃”,為入鄉創業青年三年單列10億元信貸資金,量身定做“創業擔保貸”“個體青創保”“共富·工坊貸”等金融產品。此外還圍繞直播技巧、營銷推廣等內容,面向農創客、返鄉青年等舉辦公益培訓班。
入鄉青年“出彩”,鄉村產業“出圈”。這幾年,金清這個海濱小鎮逐漸熱鬧起來,從露營派對的閑適,到奇妙游園會的濃濃年味;從智慧農業的探索,到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建設;從鄉村民宿的興起,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新表達……青年們的身影活躍在各個角落,好比春天的種子,為廣袤的鄉野注入蓬勃生機。